<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听新闻
        放大镜
        悬崖石刻“重见天日”
        2023-01-31 10:20:00  来源:检察日报

          “检察监督真是神来之笔啊,让我们村里无人问津的文物重见天日,周边村民周末游玩也有了新去处!”2022年底,湖北省蕲春县检察院到彭思镇张滩村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正在村里九矶边石刻附近散步的村民刘大爷高兴地说道。

          2021年4月,蕲春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在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企业活动后,在张滩村村委会听到村干部说起村里有个县级保护文物叫九矶边石刻,但地处悬崖峭壁,不但因缺乏管护导致文物有毁损风险,而且存在难以到达等现实困难,久而久之便无人问津。

          检察官发现这其中可能涉及公益诉讼线索,便向村干部介绍了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检察官来到张滩村江边,看到石刻在一面峭壁上。检察官手脚并用,在峭壁上小心攀登了许久,终于看到九矶边石刻的全貌。石刻镶嵌在峭壁上,被杂草和灌木覆盖,风蚀较为严重,字迹模糊不清,其中有一块石刻右下角悬空,存在脱落风险。

          了解到石刻现状后,检察官前往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发现该石刻确实被列为县级保护文物。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石刻共有5块,立于中华民国七年,记载了此地地势及保护山崖抵挡江水等重要内容。因地势特殊,该处文物未设立文物保护标志。

          蕲春县检察院经分析研判后,认为此文物符合公益诉讼监督范围,遂于2021年4月27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调查,并于同年5月13日向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保护管理职责,加强九矶边石刻文物保护工作,消除安全隐患。2021年7月20日,该院收到了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的回复,称已成立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专班整改,加强全县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文物修缮工程已启动,但因该地地势特殊,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工。

          2022年11月初,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从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得知,其共投入资金10余万元用于修缮九矶边石刻,已全面完工。

          “咱们村的文物得到妥善管理,也逐渐被更多人知道。”张滩村村干部感慨地说道。在回访时,检察官发现九矶边石刻文物本体已得到加固、修缮,一条新修的通往九矶边石刻的水泥道路也已竣工,文物保护标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作者:戴小巍杨宇帆

          编辑:王慧敏